2013年1月28日;星期一
《锅匠,裁缝,士兵,间谍》
Tinker, Tailor, Soldier, Spy (1974)
约翰·勒卡雷
董乐山 译
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
2013年1月25日开始复阅(以前看过其它译本)
第186页:乔治亚(3处)
应该是“格鲁吉亚”吧?
1月29日阅毕。
1月30日;星期三
开始阅读陆文夫的《美食家》(古吴轩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,2005年10月第3次印刷)。
2月2日阅毕。没看过唐鲁孙的书,但看过梁实秋的《雅舍谈吃》(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),真打算从这本书领略苏州饮食文化或者美食秘诀或心得是要失望的。值得留意的倒是高小庭对朱自治的痛恨心态:靠他人度日,最终也是靠为朱自治跑腿才在革命成功后得到工作,高小庭凭什么痛恨朱自治,以至于宁可让自己的奶奶惨死?最后两人殊途同归,靠所谓饮食文化过日子,甚至饱口福。整篇作品就像是对革命的辛辣讽刺。
2月3日;星期日
始阅《小说鉴赏》(Understanding Fiction 3e;双语修订第3版,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8月第2版,2009年4月第2次印刷,2011年12月24日订购于京东商城,42元,原价56元)。
很不错的书,只是不理解编者话语为什么只有译文:这毕竟是教科书呀。在《出版后记》中“大学堂”编辑部把译出1986年版未译出的术语表(“重要词汇”)作为新版的优势加以介绍。但这种优势在看不到原文的情况下怎么能算优点?
始阅《寻路中国: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》(Country Driving: A Journal Through China from Farm to Factory),(美)彼得·海斯勒(Peter Hessle,中文名何伟)著,李雪顺译,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,2011年6月第5次印刷,2011年11月27日订购于京东商城,21.2元,原价33元)。
第5页上李先生在作者明确谈到中国地图包括台湾和南沙群岛的情况下,把Spratly islands译为“斯普拉特利群岛”而非“南沙群岛”实在是既缺乏政治意识,又缺乏专业精神。
这本书值得一读,作者的心平气和的描述胜过有意为之的对中国人的辛辣讥讽,而且作者很有专业素养,他显然查阅过大量文献,这种作风是中国学者和记者所普遍缺乏的。
2月17日;星期日
阅毕《寻路中国: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》。
评论